社会实践|民族文化多元融合 ——探索大理的中华民族‘和合’之路(二)

发布日期:2023-07-12 浏览量: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少数民族的百科全书

本次社会实践第二站——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市海埂云南民族村旁,馆内共有16个展室,是迄今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该馆同时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等,承担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任务。

云南民族博物馆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尽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与生活习俗。馆内珍藏着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族文物4万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全国品类最齐全的汇集。实践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面具、民族瓦当、民族美术、民族陶艺等艺术展览。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少数民族精神的反映

云南高原被誉为“乐器王国”。少数民族乐器取材广泛,形制多样。云南民族博物馆全面展示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古代乐器,传统乐器及民间器乐。打击乐器如傣族的象脚鼓,佤族的木鼓,基诺族的竹筒琴等。这类乐器节奏鲜明、声音洪亮,多用于节日庆典的仪式中;弹拨乐器如彝族、白族的月琴、口弦、三弦,蒙古族的“浑不似”。这类乐器多为男女青年集会、对歌或跳舞时的伴奏。青年男女常用月琴和口弦,一对一答,传递心中的爱情。

“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音乐和舞蹈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的真实写照。在他们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界的崇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他们用琴声、鼓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共同领略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让我们惊叹不已,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们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愿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在岁月的洗礼中继续传承下去,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美好与感动!”实践队成员们在参观交流过程中谈到。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智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云南民族博物馆以西南、东南、东北、西北为单元集中展示了全国56个民族的服饰风采,为同一领域最完整的立体展示。服饰作为一种外显文化,标识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也体现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服饰纹样艺术。由于云南少数民族较多,民族服饰各不相同,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内容丰富、图式多样,普遍呈现出色彩浓重,装饰性强的特点,这些纹样反映着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人文变化和社会发展,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

这些服饰通常由手工制作而成,细节处理繁复而精美,每一处花纹、刺绣都展示出工匠的巧思和艺术的奇妙。实践队员们仔细观察着服饰上细腻的图案,欣赏着纤细的线条和鲜艳的颜色,被其精湛的工艺技巧所折服。

“当我看到雀跃纹,感受小鸟群展示出活泼、欢快的形态,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幸福、平安和团结;看到变化多样的云纹,仿佛看到了云南地区的自然景观,纹样时而呈现云朵的形状,时而表现为波浪状的云纹,我想它也传达着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热爱。”实践队成员如是说。

云南少数民族美术——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产生久远、根源于生活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内容丰富、乡土气息浓厚,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千姿百态的审美心理、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此展区分“甲马”、“剪纸”、“织绣挂图”、“故事图画”、“画牌祭图”六个单元。

其中,“甲马”是中国民间传统雕版印刷品的总称,“甲马”上印刷有名目繁多的飞禽走兽、自然山川、建筑交通等各类图形,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大理白族“甲马”是最有特色的木刻纸画。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实践队员也将前往喜洲古镇,亲身体验“甲马”制作工艺。

云南民族博物馆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展览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数民族服饰、工艺、生产技术、文字古籍、乐器、民间面具、民间瓦当、民间美术等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每一个物品都凸显着该民族的特色与独有的习俗,展示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包含着云南少数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独特文化。

博物馆讲述的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故事就存在于今天少数民族的生活里,流淌在他们的骨髓血脉之中,伴随着他们的历史渊源而留存。云南民族博物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宝库,也是我们实践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第一扇窗口,为我们开启探索大理的中华民族‘和合’之路提供了一部百科全书。

撰稿人:于李源,张铄蕊,萨娅·赛立克、玛哈

摄影者:王嘉伟

排版:李文静

审核人:张文涛

Baidu
sogou